软管灌装封尾机制定标准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日用化工用品等行业的塑管、铝塑复合管灌装封尾需要。可将各种糊状、膏状、粘度流体等物料
技术要求:
1 封尾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2 封尾机运转应平稳,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和异常声响。
3 封尾机的电路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动作准确,各电器接头应联接牢固并加以编号,操作按钮应灵活,并有急停按钮,指示灯显示应正常,应符合GB 5226.1的要求。
4 封尾机气路的连接应密封,无渗油和漏气现象。
软管直径用“d”表示 mm 图案对正精度 mm 10≤d<20 ±0.8 20≤d<40±1.5 40≤d≤60 ±2.0
封尾质量要求
1 封尾后,软管封尾处应无划痕、无参差不齐、无渗漏、无灼化和压穿,打印日期清晰。
2 软管经密封性试验,封尾处应完好无损。
3 灌装精度合格率应不小于98%。
4 包装件合格率应不小于98%。
5 封尾机的噪声应不大于75dB(A)。
6 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7 封尾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电阻应符合GB 5226.1中19.2的要求。
8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试验。
软管包装方式以其方便、多样以及相对低的成本正越来越成为日化行业的一种主流包装方式,并且这种趋势在其他行业也初现端倪。于是,软管包装技术也自然受到了行业用户越来越多的关注。
软管封尾技术的发展 :从不同的加热封尾方式来看,软管封尾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加热环→外加热→超声波→内加热
随着市场的变化,加热环和外加热这两种技术基本上已经退出市场,超声波封尾技术在极少数领域还有应用,而内加热封尾技术是当今最流行,也是所有软管封尾机设备供应商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封尾技术。
内加热封尾问题分析 内加热封尾技术虽然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众多软管封尾机的用户还是在使用当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设备本身的低品质外,主要原因就是设备的正确操作和调试。
我们现在就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包括由于设备本身低品质的原因造成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在分析出现的具体问题前须对设备进行如下的检测:
●检测设备的实际运行速度是否与该规格的初始调试好的速度相同;
●检测LEISTER加热器是否处在开启位置;
●检测设备的压缩空气供气压力是否达到设备正常工作时候的压力要求;
●检测冷却水是否流通顺畅,并且冷却水的温度是否在设备要求的范围之内;
●检测设备的灌装是否有滴膏的现象,尤其要确保膏体没有沾在管的内表壁上部;
●软管的内表面不要与任何东西相接触,以免软管内表壁受到污染;
●检测LEISTER加热器的进气是否正常
●检测加热器内部温度探测仪是否处在正确的位置
●检测加热头抽风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在进行完以上的初始检测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些常见的具体问题:
现象1:出现左边现象1的时候通常是温度过高造成。
这个时候应该检测实际温度是否是该规格软管正常工作时候所需的温度。
温度显示器上的实际温度应该相对稳定于设定温度(正常偏差范围为1℃到3℃之间)。
现象2:出现下图所示的一边有耳朵的现象:
首先检测加热头是否正确的放置在加热头巢内;然后再检测加热头与下面软管的垂直度。
一边有耳朵的现象的另外一种可能原因是两块夹尾板的平行度有偏差。
夹尾板平行度的偏差可以通过一个0.2到0.3毫米之间的垫片来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如左图例所示)
现象3:封尾从软管中部开始裂开
出现这种现象为加热头尺寸不够,请更换大一些的加热头。加热头大小的判断标准为将加热头插入软管内部,然后拔出,拔出时感觉有轻微的吸力。
现象4:在封尾防爆线下出现“眼袋”:
这种情况的出现为加热头出气孔的高度不对,可按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现象5:软管切尾尾部中间凹陷:
出现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管杯的尺寸不对,软管在管杯内卡得太紧。
管杯大小的判断标准:软管应该在管杯内充分卡住,但是当夹尾时,管杯不应该影响到软管形状的自然变化。
以上列举的只是几种常见的封尾问题,软管封尾机用户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内加热技术虽然如今已是普遍使用的软管封尾技术,但对这项技术的真正掌握是一个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立公司以其加热系统操作和更换的便捷备受众多化妆品用户的推崇。